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动态 » 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吴明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来为社会服务。职业中专学校担负着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以计算机课程的在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课堂结构和教师角色转变的角度来浅谈在职业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究;自主协作;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来为社会服务。职业中专学校担负着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以计算机课程的在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就计算机课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相关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一、传统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讲解——演示——上机练习”,即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模拟性的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基本上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学习机会较少。比如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课就占了20分钟,然后剩下的25分钟只能够学生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根本没什么时候来做一些有想法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也没有刻意地留下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比赛和以后的工作中就显得生搬硬套课堂上的东西,结果不太理想。在设计创造性的作品时往往捉襟见肘,做不出一个有创意的,有自己想法的作品。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本位”代替传统的“课本本位”,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则以一种“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
1.教师作为“编剧”,要把自主协作学习的学习任务设计好。
在职业中专进行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或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先对学期要学习的内容以完成某些项目为目的进行整体设计,确定要学习的模块,再将模块的内容进行课时的划分,最后对每节课进行设计。学习任务可以采用WebQuest设计,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两位教授伯尼·道格(BernieDodge)和汤姆·马奇(TomMarch)首创的,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WebQuest 要求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自己的WebQuest 课程网页,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WebQuest分为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总结、成果几部分,在学年的WebQuest中应该包括这几部分内容,而每节课的WebQuest任务设计中至少应包括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几部分。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注意3点:
(1)在学习任务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特别是在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来就不是很高,所以如何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而在学习任务中如何创设好一个情景,对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教师应在上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为一份学习任务,在制定每节课的任务时,创设一个情景,这个情意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的,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笔者在讲授“Flash图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演示“食虫花”的动画,栩栩如生的蝴蝶、娇艳无比的鲜花以及花朵吞食蝴蝶的生动景象,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课程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项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习。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一些上课的资料、学习的资料。然后把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按“任务驱动”的思想编制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但要设计学习项目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如笔者在讲授“Flash图层”内容时,当演示完“食虫花”作品并教学生做完后,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先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个点击率比较高的FLASH,让学生模仿这个FLASH来制作一个相关本节课内容的FLASH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完成这个任务的兴趣。
(3)利用评价来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在现在的职业中专学校里,不能像普通高中一样单单用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比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全面发展。“高中比高考,中专比技能”,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作品,全面考察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计算机课程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表现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计算机作品的不同设计风格和思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2.教师作为“导演”,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
(1)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他主学习变成主动、自主学习。教师要想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就必须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传统教学通常是接受式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所以在进行自主学习前要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洗脑”、转变观念,由接受学习逐步转变为发现学习,使学生从原来被动的、他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的、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2)帮助学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践操作能力是中专学生在社会立足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在自主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自主学习、实践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学习任务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任务中,教师应该对每一项任务完成的时间进行估计,特别是任务的第一步。在学习应用软件使用时,很多时候第一步不完成后面的步骤就无法继续,教师应控制好完成第一步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尝试,如果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完成,就应讲解或示范,再让学生继续练习。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学习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避免学生养成畏难情绪。在起步阶段,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或学生示范相结合,也可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学生错例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成功地迈出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负责的思想。学习是谁的事情?谁该对学习承担责任?在中专学生中,普遍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家长逼我来读书的,我学习就是为了家里人,而有部分同学认为是教师让我学习的,我学习就是为了教师,教师就应该承担学习责任。当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自我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负责的理想,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
(4)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在自主学习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班集体观念,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最好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分组时采用异质分组,尽量每个小组中都有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可以请教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就可以提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方法既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
三、总结
计算机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设计教学、操作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文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计算机技术学习氛围,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的计算机文化环境;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实现合作的过程;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教师可采用设立多级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内容,教师还应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软件的使用中,认识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变化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方华.让课堂“活”起来—浅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中国农村教育,2006,(9).
[2]刘眉冰.关于音乐课“自主合作教学方式”的探讨[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
[3]龙世华.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4]尚宇林.“自主合作探究”关键还是教师的主导[J].数学教学研究,2007.(12).
[5]裴显钱.新课程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历史教学实践[J].考试(教研版),2008,(1).
[6]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